在聚合物功能填料领域,传统填料如碳酸钙、滑石粉等,面临功能单一、绿色转型压力大等问题。与此同时,大量无机固废因粒径大、杂质多、界面性能差等问题,难以直接用于聚合物改性,固废资源利用转化率长期偏低。
如何让工业固废与聚合物材料系统融合,成为性能可靠、可持续、具备推广价值的新型功能填料,是我们长期关注的技术研究方向。
01
需求驱动:填料领域的高值化应用
当前,塑料制品在环保压力和功能需求双重驱动下,对填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:既要满足力学性能、阻燃、流动性等指标,也要降低碳足迹、优化加工成本等。而大量具备潜力的无机固废(如矿渣微粉、粉煤灰微珠等)长期局限于低附加值利用,未被充分开发为高性能材料。
在这一背景下,同萃资源循环产业创新研究院构建了基于固废资源的“聚合物功能填料解决方案”,通过粉体改性、母粒制备、制品验证等一整套工艺链条,让传统固废资源具备工程材料级应用能力。
展开剩余87%02
从固废到聚合物制品的“四段式”系统开发方案
围绕无机固废在聚合物中的高值化利用,我们构建了原料识别—粉体制备—母粒制备—终端验证四大环节协同推进的系统化开发路径,配套形成了面向不同产品应用的技术能力矩阵。
1. 原料识别与基础评价
首先对不同类型的无机固废进行分类识别,结合其成分构成、物相结构、物理性质等,判断其是否具备作为聚合物填料的技术潜力。
涉及原料:矿渣微粉、粉煤灰微珠、石灰石、滑石、高岭土、白云石等;
技术支撑:定制化应用性能评估、微观分散性评测技术、成分剖析评测、表观理化性能、环境模拟评测体系全评测。
2. 功能粉体制备与改性开发
在适用原料基础上,我们开展针对性粉体改性工作,通过多项处理与优化工艺,构建可用于塑料体系的标准化功能填料产品。
核心技术包括:
超细破碎精筛分技术、粉体物理/化学活化改性技术、功能纳米粉包覆技术、粉体粒径分布复配技术等。
粉体产品形成后,即可作为独立中间材料对接下游母粒或制品客户,部分品类如“电缆护套专用矿粉”、“快递袋专用矿粉”已实现产品化。
3. 功能母粒制备与体系设计
将功能粉体引入不同聚合物树脂体系中,我们围绕性能目标进行配方设计和工艺开发,形成可直接加工的功能型高填充母粒。
技术要点包括:
配方设计&原料与助剂筛选技术、双螺杆共混改性技术、粉体高填充与母料熔指调控技术、高温特种塑料适配改性技术、超细粉体分散控制技术等。
4. 成型验证与终端适配
在母粒开发完成后,我们面向终端制品开展加工验证与性能测试,打通从材料到应用的最后一公里。
典型成型技术及其适配制品包括:
高精度注塑成型技术:适配垃圾桶、部分塑料结构件等制品,验证了添加活性矿粉与偶联剂配方后,制品的力学性能和加工适应性提升显著;
密炼挤出包覆技术:应用于PVC基电缆护套,通过再破碎、除杂与粒径优化后的矿粉,在阻燃性与绝缘性能方面表现优于传统填料;
流延与双向拉伸制膜技术:用于快递袋与PE膜材料,通过活性矿粉或粉煤灰微珠的引入,实现力学性能、热封性和加工性能的综合优化;
同步多层流延制膜技术:主要面向快递袋等对多功能层结构有要求的塑料膜材料,可在力学、阻隔、热封等性能之间实现结构化平衡;
超临界微孔发泡技术:适用于发泡板材体系,功能母粒体系在发泡倍率与材料均匀性方面具备应用基础,适配建筑填充等场景。
03
典型案例:从实验室走向批量应用
围绕多类无机固废,完成了在聚合物制品中的高值化应用开发,代表性案例如下:
矿渣微粉的高值化应用开发——电缆护套用矿粉母粒
通过再破碎除杂和精细筛分,将矿渣微粉应用于PVC基电缆护套;力学与外观性能优于传统碳酸钙体系,阻燃性更佳;已进入多家电缆护套母粒厂的稳定性验证阶段。
矿渣微粉的高值化应用开发——快递袋用矿粉母粒
采用特殊活化工艺优化矿粉力学与光学性能;成膜质量及热封性能满足国标,与市售产品性能相当;已实现小批量出货,正向规模化推进。
矿渣微粉的高值化应用开发——垃圾桶注塑填料解决方案
针对注塑成型工艺调配填充母粒;活性矿粉+偶联剂体系显著提升力学强度,保持良好熔指;已实现一客户大批量供货,另有两家客户验证中。
粉煤灰微珠的高值化应用开发—薄膜体系用粉煤灰微珠
表现出更高的弹性模量和屈服应力,提升穿刺强度;膜韧性下降可通过配方调节优化;成型流动性改善明显,工艺温度降低5~10℃,实现节能降耗。
粉煤灰微珠的高值化应用开发—PVC板材用微珠填料
微珠填充改性可提升PVC体系的流动性与加工稳定性,适合板材生产线应用。与传统重钙体系相比,刚性更强,弯曲模量表现更优。
04
技术服务模式
因为市场需求与固废原料的区域化差异,该解决方案可根据原料特性和产品需求“定制开发”的完整服务系统,并支持以下合作方式:
固废产出企业方向:根据固废种类进行评估,并定向开发专用粉体;
改性塑料企业:通过粉体应用开发解决方案,协同研发母粒产品,推动下游成型适配;
制品终端客户:参与样品验证与性能测试,共同完成产业化推进。
在终端验证方面,我们为合作企业提供:
中试样品定制化评估:针对性调配配方并进行中试验证;
批次稳定性验证:连续生产过程中性能一致性监控;
终端馈闭环优化:根据客户反馈持续迭代配方与技术参数。
05
固废资源化利用与高分子材料系统结合
从固废到填料,该方案为产业链实现降本与增效,即实现固废资源的再利用,同时达到了提升产品性能的目的。我们致力于资源循环领域,希望通过技术成果转化,实现材料工程能力的产业打通。
欢迎更多有意向的企业、研究单位与我们联系,共同推动资源利用方式的创新升级。
发布于:江苏省配资网站首选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